选择页面

复活日的早上

 

I. 导言

我们在第四十单元提及,福音没有记述耶稣如何复活,只记载了复活的耶稣多次显现,因为是耶稣 — 复活的基督,而非复活这事本身,是我们信仰的核心。

耶稣从死者中复活后,不断向门徒显现,达四十天之久。门徒首先要认识到,虽然耶稣和他们之间,很多事情都没有改变,但事实上,重大转变已经出现。

此转变可以从复活日的清早,玛利亚玛达肋纳在空坟外的经历(若20:11-18)看出来。见到耶稣,她即时的本能反应是拉着祂,因为她的第一个念头是耶稣已重回世界,返回与门徒一起生活的光景。耶稣耐心地教导她。虽然祂仍活着,但是情况已截然不同:“你别拉住我不放,因为我还没有升到父那里”(若20:17)。玛利亚想抓住耶稣,希望能回复耶稣被钉前的旧状。

拉匝禄(若11:1-44)走进死亡的领域,耶稣呼唤他从死亡的深渊返回现世生命。耶稣与拉匝禄不同。祂走进死亡的领域,却没有像拉匝禄那样回头,返回现世。祂穿越死亡的深渊,进入超越死亡的生命,进入永生,所以不会返回现世有限的生命。耶稣教导门徒,希望他们认识到祂已战胜死亡,祂仍活着。犹太人的世界观是以身体界定人,他们无法想像没有肉身的生命。因此,耶稣从死者中复活,祂要他们看见祂具有形体,与他们一起进食,好使他们能按照传统思想,相信祂真的活着。

复活后,与门徒用餐有另一作用。耶稣被钉前,与门徒一同生活,经常一起用膳,尤其是最后晚餐。耶稣也经常与罪人 — 妓女和税吏一同进食。在此餐桌团体,耶稣传达天主是仁慈的,在这充满敌意的世界,在他们遭受拒绝时,天主接纳他们,给予他们希望。

耶稣复活后,继续与门徒一起进餐(参阅若21章),让他们再次领略餐桌团体的重要性。耶稣教导门徒,虽然很多事情改变了,但是祂与他们的关系永不会有重大变化。关系的形式可能有变,但是关系的内涵永不改变。餐桌团体的形式可能与前不同,但是餐桌团体将跨越世纪,生生不息。我们相信餐桌团体以感恩祭奥迹在教会内延续,耶稣真正亲临感恩祭,正如祂确实曾在世上生活。祂现今的临在与前有别:不再是历史性,而是圣事性。

最后,我们要紧记若望福音所载的圣训。耶稣对多默说:“因为你看见了我,才相信吗?那些没有看见而相信的,才是有福的!”(若20:29)

这与伯多禄向新领洗者的劝勉相呼应:“你们虽然没有见过他,却爱慕他;虽然你们如今仍看不见他,还是相信他;并且以不可言传,和充满光荣的喜乐而欢跃,因为你们已把握住信仰的效果:灵魂的救恩”(伯前1:8)。依随训诲的精神,现在开始祈祷,默观复活的耶稣如何向门徒显现。当门徒看见耶稣而欢欣时,与门徒一同喜乐。让祈祷助你肯定你的信仰目标。

II. 复活耶稣的显现

 

  1. 妇女们走到墓穴

    福音告诉我们,安息日一过,在一周的第一天大清早,妇女们立刻走去耶稣的墓穴。

    读玛28:1-10,谷16:1-8,路24:1-11。精神上偕同妇女们前往。她们不知道耶稣会从死者中复活,因而感到疑惑。虽然她们没有见到耶稣,但是天使向她们宣告复活的喜讯。

  2. 复活的耶稣向玛利亚玛达肋纳显现

    若望福音详细记载了耶稣向妇女玛利亚玛达肋纳显现。(若20:11-18)

    特别注意下列各点:

    (i) 玛利亚玛达肋纳与其他妇女一样疑惑。

    (ii) 耶稣对她说:“女人,你找谁?”

    (iii) 在若1:38耶稣问跟着祂的若翰门徒:“你们找什么?”

    若望福音教我们以此问题开始,你可以任何方式回答:“我在找真理、生活方式、更有意义的生活、黑暗中的光明、指引……。”

    你听到耶稣说:“我是道路、真理、生命”;“我是世界的光”;“我是善牧”。

    耶稣正是你所寻找的。

    复活的耶稣将问题由“找什么?”变为“找谁?”。在较早的单元,我们以耶稣所说所做,作为祈祷材料。现在既然耶稣已经复活,我们的祈祷亦应更进一步,跨出耶稣的言行,去认识、爱慕、跟随耶稣本人。

    (iv) 要待耶稣呼唤她的名字,玛利亚才认出耶稣。要见到复活的耶稣,不是凭能否认出祂的容貌,而是藉信德。在耶稣呼唤她之前,玛利亚仍是哀伤悲恸,置身于复活新世界之外。惟靠耶稣的呼唤,她才能获得复活的喜悦。参阅依43:1“我以你的名字召叫了你,你是我的。”现在听耶稣以你的名字召叫你,将此哀愁纷乱的世界置于脑后,走入复活新世界。你雀跃,因为耶稣呼唤你的名字,你是属于祂的。在祈祷中,你也可呼唤耶稣的名字,因为凭藉信德,祂是你的。

  3. 在空坟前的伯多禄和若望

    读若20:1-10伯多禄和若望走去耶稣的坟墓的片段。

    (i) 耶稣派遣玛利亚玛达肋纳去见门徒,玛利亚是“宗徒的宗徒”。

    (ii) 在最后晚餐,耶稣说:我不再称你们为仆人,我称你们为朋友,你们就是我的朋友(参阅若15:14-15)。在复活的奥迹中,耶稣对玛利亚说:“去告诉我的弟兄”。在复活的奥迹中,我们与耶稣的关系比“朋友”更亲密,我们是祂的弟兄姊妹。

    (iii) 耶稣被捕后,伯多禄和若望经常走在一起。(若18-21;宗1-8)

    现在他们一同走向耶稣的坟墓,若望先到达。

    我们可以说伯多禄代表建制教会,若望代表教会内的默观精神。若望先到达坟墓,因为默观者能迅速认出真理,但是若望等待伯多禄 — 他遵从建制教会。

    默观精神(若望)对教会来说是必须的,但是要建制教会(伯多禄)指引。

    祈求天主深化你的祈祷,令你更能作深度的默观。尽力培养自己的默观精神,与天主合作,这样你也能迅速认出真理,在耶稣称为“弟兄姊妹”的团体内,踊跃欢欣。

Correspondence address: 4L, Wise Mansion, 52 Robinson Road, Hong Kong
Email: [email protected]
Copyright © 2016 Christian Life Community (Hong Kong).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