选择页面

耶稣给门徒洗脚

 

I. 导言

 

  1. “在逾越节庆日前,耶稣知道他离此世归父的时辰已到,他既然爱了世上属于自己的人,就爱他们到底。”(若13:1)
  2. 此节可视为若望福音第12至21章的主题。
  3. 真正的逾越不是指犹太人从埃及的劳役得到释放。真正的逾越是耶稣牺牲在十字架上,因为祂爱我们“到底”,使我们自罪恶和死亡中重获自由。
  4. 苦难叙述是爱的故事,因为“天主竟这样爱了世界,甚至赐下了自己的独生子,使凡信他的人不至丧亡,反而获得永生”(若3:16)。在福音的开始,耶稣进入自己的领域,但是自己的人却不接纳祂。祂的自己人是犹太人,他们拒绝祂。没多久,他们要求比拉多钉死耶稣。可想而知,他们对耶稣的决绝。另一方面,仍然有人接受耶稣,并愿意跟随祂。若望称他们为“自己人”。我们知道这些人亦称为“门徒”:他们仍是学徒,需要学习的事情真是多得很。他们不是“宗徒”,因为耶稣未派遣他们到普世去传福音。事实上,在若望福音,他们从未称为“宗徒”,因为认识耶稣需要一生的工夫,所以即使他们被派出外后,他们仍然是门徒,要继续更深入认识耶稣,更深爱祂,更紧密追随祂。
  5. 当我们陪伴耶稣,走十字架苦路,直至祂最后一口气,我们反躬自问,我们是否耶稣的真正“自己人”?我们有否效法耶稣,背起自己的十字架,跟随祂?
  6. 在此前提下,我们默观耶稣给门徒洗脚,默想其意义。

 

II. 圣经章节

 

  1. 若望福音(13:2-11)

    1.1 既然你不断被召更深入认识耶稣,更深爱祂,更紧密追随祂,当你读经文时,想像你是亲历其境,坐在那里,目睹耶稣逐一洗门徒的脚,尝试自我反思。最后,轮到你了,耶稣跪在你前,要洗你的脚。你可愿意耶稣给你洗脚?你有何感受?你会像伯多禄,拒绝耶稣为你洗脚吗?耶稣洗你的脚,会否加强你对祂的爱?

    1.2 耶稣不是以故事,而是以行动说比喻。比喻的涵意比耶稣洗门徒的脚这历史事迹更深远。按福音的记载,耶稣为自己的行动提出两个解释,分别是直接和间接的解释。为更深入明白此奥秘的意义,我们可再加上两个解释。换句话说,我们会默想事件的四重意义:

    1. 道德的角度 — 彼此服务;
    2. 圣事的角度 — 与洗礼有关;
    3. 基督学的角度 — 耶稣空虚自己;
    4. 盟约的角度 — 耶稣(新郎)为教会(新娘)洗脚。

 

III. 耶稣给门徒洗脚的四重意义

 

  1. 道德的角度 — 彼此服务

    若望福音(13:12-16)

    1.1 耶稣直接解释祂的行动:“我给你们立了榜样,叫你们也照我给你们所做的去做。”

    1.2 虽然耶稣没有说明我们可如何效法祂,但是我们知道,我们有时确实可以给有需要的人洗脚。一般来说,更重要的是耶稣藉比喻提出的服务精神。

    1.3 抚心自问,在日常生活中,你如何将服务精神付诸行动?

  2. 圣事的角度 — 与洗礼有关

    再读若望福音(13:8-10)

    2.1 耶稣向伯多禄指出,祂的行动有其深层意义,他需要时间去明白及融会贯通 — “我所做的,你现在还不明白,但以后你会明白。”

    2.2 在与伯多禄的对话中,耶稣比较洗脚和洗礼 — “沐浴过的人,已全身清洁。”

    2.3 似乎耶稣想指出,除了洗礼(洗“全身”)外,我们也需要经常洗脚。在人生的旅途上,我们的双脚会沾满尘垢,即我们会被罪及过错缺失所玷污。除了起初藉洗礼的水获得洁净罪赦外,教会知道怎样带领人得到进一步的圣事性罪赦。“洗脚”并非教会的七件圣事之一,但是教会遵从耶稣的吩咐,以修和圣事赦罪。可以说,耶稣间接提出祂洗脚行动的圣事性意义。

    2.4 你可以圣咏51:4 — “求你把我的过犯洗尽”作祈祷,结束这部分。

  3. 基督学的角度 — 耶稣空虚自己

    读斐理伯书(2:5-8)

    3.1 我们会问:“门徒何时见过耶稣取了‘奴仆的形体’?”一些耶稣的生活点滴激发他们,故此有人将降生成人此伟大现象视为空虚自己,写成这美丽的诗歌,供初期教会在聚会祈祷时用。所以问题的答案是:当耶稣给门徒洗脚时,祂是在做奴仆的工作。祂间接提醒门徒此点。

    3.2 “你们称我‘师傅’、‘主子’,说得正对:我原来是。若我为主子,为师傅的,给你们洗脚,你们也该彼此洗脚;我给你们立了榜样,叫你们也照我给你们所做的去做”(若13:13-15)。在人际关系中,主人或师傅从来不会为仆人或学生洗脚。耶稣此举并不寻常。这特别的行动衍生斐理伯书动人的诗歌。

    3.3 这亦可提醒我们,基督徒的服务并非只是社会服务,也绝不是以个人荣誉为出发点。基督徒的服务扎根于圣言降生成人,同时是出于谦逊,正如耶稣空虚自己。

  4. 盟约的角度 — 耶稣(新郎)为教会(新娘)洗脚

    读撒慕尔纪上(25:40-42);或整个故事 (25:1-42)
    达味派人往阿彼盖耳,意谓“聪明美丽的女人”,那里提亲,阿彼盖耳答应了,说:“你的婢女情愿作奴隶,给我主的仆人们洗脚。”

    4.1 整本圣经只有三处提及“洗脚”:

    • 阿彼盖耳的故事;
    • 路加福音7:37-38,妇人用眼泪滴湿了耶稣的脚,并用头发擦干;
    • 若望福音13章,耶稣给门徒洗脚。

    4.2 让我们将圣经的不同片段并合起来,尝试找出“洗脚”的第四个意义 — 盟约性的意义。

    (a) 在旧约,天主和以色列的关系是建基于盟约,并经常喻作婚姻关系(参阅依61:10, 62:5)。

    (b) 在阿彼盖耳的故事,“洗脚”似乎与婚姻有关。

    (c) 在若望福音3:29,若翰洗者以新郎新娘的形象解释他和耶稣的关系。他不是新郎,只是新郎的朋友,耶稣才是新郎:“有新娘的是新郎”。

    (d) 耶稣也自称为新郎(玛9:15;谷2:19;路5:34)。

    (e) 在对观福音,耶稣将圣体形容为“盟约”。

    (f) 若望福音没有记载耶稣在最后晚餐建立圣体圣事,因为福音的第六章已处理了圣体的意义,但是若望可能仍然想指出耶稣是“新而永久的盟约”。

    (g) 厄弗所书5:21-33,说婚姻是庄严的并称之为奥迹,同时说奥迹的重点是基督和教会的关系:“基督爱了教会,并为她舍弃了自己,以水洗,藉言语,来洁净她,圣化她,好使她在自己前呈现为一个光耀的教会。”

    4.3 将所有资料放在一起,我们塑造以下的图像:

    首先,不要视门徒为独立的十二位男士,视他们为一个整体、一个团体。

    耶稣是新郎,祂为新娘(团体 — 教会)洗脚,与她订立盟约。所以当伯多禄拒绝耶稣时,耶稣说:“我若不洗你,你就与我无分。”

    4.4 默示录就这“有分”与否提供了一些资料:

    “于第一次复活有分的人是有福的,是圣洁的。第二次的死亡对这些人无能为力;他们将作天主和基督的司祭,并同他一起为王一千年。”(默20:6)

    4.5 圣伯多禄也这样教导我们:

    “你们是特选的种族,王家的司祭,圣洁的国民,属于主的民族。”(伯前2:9)

    4.6 默示录就这“有分”更进一步说:

    “那些洗净自己衣服的,是有福的!他们有吃生命树果的权利。”(默22:14)

    4.7 厄娃和亚当不能“取生命树的果子吃”(创3:22),但是现在我们却能与基督分享果子。基督说圣体(若6章)就是生命之粮,我们应为获得永生而食用此粮。

    4.8 透过教会此奥体(基督的新娘),我们能涤除罪污,并分享基督新而永久的盟约 — 圣体,生命之粮。

    4.9 当我们吃这生命之粮,饮耶稣 — 我们的天主救世主赐予的杯爵时,让我们在此奥迹内欢欣,喜乐地参与“羔羊婚宴”(默19:9),因为祂是“真葡萄树”(若15:1)。

Correspondence address: 4L, Wise Mansion, 52 Robinson Road, Hong Kong
Email: [email protected]
Copyright © 2016 Christian Life Community (Hong Kong). All rights reserved.